目前我国教育推行的是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体制。自从教育部颁布“课改纲要”和“课改方案”之后,很多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早已设置了校本课程,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,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中学教学研究热点。
“校本课程”其实是一个外来语,最先出现于英、美等国,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。校本课程,也称为“学校本位课程”和“学校自编课程”。简单地说,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、实施和评价的课程。具体地说,校本课程是某一类学校的教师个体或部分教师、全校教师,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(方针),在分析本校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,针对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,编制、实施和评价的课程。
与国家课程相比,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:其一是更具地方特色,能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;其二是可以因校而异,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;其三是教师最了解学生,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、能力和兴趣特点,开发校本课程;其四是学校及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,经常修订校本课程;其五是使用校本课程,能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;其六是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,能促进学校工作的自发性、灵活性和多样性。
评论